英语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

作者: 时间:2013-10-10 点击数:

一、专业现状分析

济宁学院外国语系始建于1981年,现有三年制英语教育专业和四年制英语本科专业。英语本科专业自2008年开始招生,分为师范和非师两个类别。目前英语本科专业在校生共计809人,师范类344人,非师465人。

英语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3人,助教8人,高级职称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2.2%。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18 人,36—45岁教师5人,46—55岁教师3人,56岁以上教师1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69%。另外,还聘请了6位外籍专家,分别担任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视听说和英美文化等课程的教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良好,在科研、教学和教书育人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外国语系在稳定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加强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自升本以来有90%以上的教师在不同高校学习进修过,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本科教学经验。“十一五”期间,共有5名教师外出进修,攻读硕士学位;4名教师获山东省政府资助作为访问学者出国进修学习,1名教师到上海外国语大学做国内访问学者,教学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目前还有3名教师脱产在读硕士学位,5名教师在职进修硕士学位。

英语专业的教学条件随着学院的发展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现有教室27个,多媒体教室5个,语言实验室7个,其中5个数字化语言实验室,2个数字化网络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具备语音试验、外语视听、以及同声传译等多种先进功能,为教学和语言研究发挥作用,用于学生上听力、语音、口语、口译等专业课和教师制作多媒体软件等,基本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图书馆拥有英语相关资料近10万册,专业期刊50余种,涵盖英语专业的各门课程,基本满足本系教师教学和科研的需求。英语专业除了常规的教学活动之外,特别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建立了12所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同时积极开展相关专业认证资格考试的培训及考核

科研工作多年来一直是外国语系的工作重点,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教学。为了增强教师们的科研能力,提高整体科研水平,充分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制订了《外国语系教师进修管理办法》和《外国语系科研奖励办法》,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派出教师到国外及其他高校进修学习或做访问学者。5年来,我系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4篇,获得省、市、院级科研奖励10余项。省级科研立项2项,校级科研立项5项,荣获省级奖励1次;出版教材一册;针对教学改革,课程设置,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习策略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等方面共做学术报告20余场。以科研促教学,以理论带实践的目标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界点上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加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强化学科建设,提高办学层次,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广泛适应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专门人才。

三、专业建设目标

以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规划为依据,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努力提高科研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改善教学条件,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把规范教学过程作为专业建设的保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专业建设的根本。立足济宁,服务山东,面向全国,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学英语教师和参与经济建设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稳步发展,开拓创新,使英语专业建设水平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发展和提高。

四、专业建设具体内容

(一)人才培养目标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较高的文化品质和科学素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英语专业知识,较强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能在教育、经贸、商务、翻译、旅游、科技、文化、外事等行业从事与英语专业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培养规格

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具备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的基本知识及较好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知识;能较为准确、流畅、得体地使用英语;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了解文学、语言学、文化、经贸等学科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有基本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英语专业师范和非师类别的具体规格要求如下:

(1)英语教师教育方向的学生还应掌握现代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初步能力,以及从事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2)商务英语方向的学生还应掌握市场营销及国际商务活动领域的一般性知识,具有较强的商务写作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商务管理意识和协调各种业务关系的能力。

(二)专业规模

由于我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和就业率较高,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我系下一步将重点发展本科生教育,适度发展专科教育。“十二五”末,使全日制在校生总数达到1500人左右,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5%以上,英语专业四级通过率力争达到90%,专业八级通过率达到80%,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力争达到80%以上。

(三)人才培养模式

英语专业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

首先,坚持“宽口径”的原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动态发展的培养目标,满足社会需要。在今后五年,英语专业的专业设置将继续贴近学生的就业需求,在现有国际贸易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将增设商务英语写作、涉外文书、文秘英语等相关课程,同时将加强同外语教育等相关课程的建设,从而有效实施培养英语语言基本功扎实、精通国际贸易、商务文秘或外语教育的英语专门人才的培养方案,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其次,坚持“厚基础”的原则,狠抓英语语言基本功。英语专业学生的安身立命之本是英语语言水平和语言技能,因此,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学科基础课程的比重不可削弱,应通过各种手段,夯实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种语言技能,逐步提高整体语言水平。

第三,坚持“重实践”的原则,加强实践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英语语言知识只有通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才能转化成扎实的语言技能和语言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始终是英语专业学生培养的终极目标。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不断强化和加深实践环节建设,通过第二课堂、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四,坚持“求创新”的原则,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等学科领域先进的研究方法、前沿理论,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队伍建设

教学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努力,培养出一支素质精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凝聚力强、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强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为实现上述教学队伍建设的目标,需要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目前虽然英语专业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接近70%,但尚无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而且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师短缺的问题依然突出。为保证教学质量,缓解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局面,需要积极主动,多渠道引进人才,打造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造诣深,教学效果和科研俱佳的教师队伍。人才引进特别是专业带头人的引进,要紧紧围绕专业建设和教师梯队进行,鼓励教师潜心研究,积极参与申报各级、各类科研、教学研究项目。

同时要加强教师培训。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加强自身业务进修,不断更新知识,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国内外深造的机会,实行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调整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在配备青年教师导师的同时,兼顾其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的一致性,使指导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结合学校2013年我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开展观摩教学、课堂教学录相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相互切磋交流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在目前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证每年有5-7位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交流,提高整体学术队伍的专业水平,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至少能有1-2名校级教学名师、市级教学名师。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学历和职称结构。经过5年的努力,争取全部教师达到硕士以上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占10%,高级职称比达到20%。

(五)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

   1. 教学改革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适时调整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注重素质教育,调整知识结构,拓宽基础,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尽可能地使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知识,得到较为全面的训练。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提倡师生平等讨论,鼓励学有专长的教师开设新课程,大力推广应用现代技术教学,开发高质量课件。为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考核方式、题库、实践教学、教材等教学资源方面的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争取在5年时间里申请教学改革立项10项、申报教学成果奖5项,发表教改论文30篇。

2. 科学研究

在科学研究方面,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实现科研和教学互动双赢。英语专业今后的科研工作将从英美文学、翻译、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英语教育等多个研究方向展开。经过5年的努力,使教师按研究方向结成梯队开展学术研究,逐步增强科研实力,形成优良的学术梯队,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做学术讲座,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发展状况,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教学研讨等活动,相互启发,促进科学研究。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制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奖励学术研究成果突出的教师,使本专业的科研活动蔚然成风。

(六)课程建设

专业课程建设在教学上采用“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模块+自主发展(选修专业)模块”的模式。在现有的平台+模块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模块的内容。计划在“自主发展”的模块上增设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实用性课程,使得学生可选方向更为丰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本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英语语音、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泛读、英语语法、英文写作、英语语言学、英美概况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基础英语、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口译等。学科方向课程包括:商务英语入门、外贸英文函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跨文化商务交际、教学理论与实践等课程。

今后五年内,应积极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力争将现有校级精品课程打造成山东省精品课程;争取新增校级精品课5-7门;所有开出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都有完整的教学大纲,并严格按照教学进度计划执行。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把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习题、课外补充材料等上网,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力争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和国外院校联合办学,例如同美国、英国等院校建立交换生计划,或者以邀请外国学者利用平时学期或者寒暑假来我校讲学的形式,为学生开设有关西方文化、文学欣赏、语言学研究等课程或讲座。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倡在教学中根据每门课程独有的特点,使用先进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力争申报校级、省级教改立项5-10项。

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即学生的总体评价不仅仅依靠期末考试,而是结合学生在一学期中所取得的各项成绩的综合评定。例如,各种形式的平时测验、作业、日志、论文、文献综述、课堂参与以及出勤情况等。

(七)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任何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因此课程设置中要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开设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引导和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根据英语专业特点,我系实践教学建设计划如下:

1. 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本校优秀教师为学生增开各种英语文化、学习策略系列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提高人文修养;

2.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比赛、作文比赛、翻译竞赛、口译比赛、英语短剧表演等。

3. 力争组织并指导学生自己编辑电子版的英语学习报,发表学生习作和译作,鼓励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4. 规范英语俱乐部等学生社团,依托社团举办丰富多彩的与专业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发挥它们在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5. 完善现有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方案,切实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6. 到2015年,再建成5个教学实习基地,3个非师实习基地,满足本专业学生教学实习的需求。

7. 根据学生发展的规模,新建3—5个语言实验室,并对现有语言实验室不断更新,提高使用效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专业建设的领导工作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科学规划专业建设,是专业求发展、成特色的战略任务。因此,必须加强对专业建设的领导,把专业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具体措施包括:

1. 成立由主要领导、专家、教研室主任组成的专业建设规划论证小组,负责英语专业建设的规划和实施;

2. 根据学校的情况与自身的办学实际和发展潜力,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找准英语专业未来几年中在学校专业结构中的位置,合理定位专业发展的方向。

3. 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到组织有保障,措施有落实。

(二)修订专业培养方案

在基础阶段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开展英语电影配音、朗诵比赛、即兴演讲比赛、口译比赛和辩论比赛等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在高级阶段开设富有特色的专业方向课程,如高级翻译、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等,并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切实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

针对本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比例较高,学术科研水平较低等实际情况,拟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广大教师真正树立爱校、爱系、爱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人为本,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队伍。

2. 统筹兼顾,质量并重,做好教师的培养、引进工作

(1)大力推进博士、硕士的培养、引进工程。今后五年本专业培养和补充教师的主体是博士毕业生,每年平均培养或引进1-2名博士,改善本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

(2)加强教授、副教授的培养、引进与聘任工作。在引进人才时,遵循师德高尚、职称高、教学水平高、科研水平高的“四高”原则,切实改变本专业不合理的职称结构。同时,聘请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其它院校的教授学者为本专业客座教授,帮助本专业带学科、带队伍、带科研,指导青年教师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促使他们树立严谨治学态度。

3. 积极推行优秀教师激励机制

(1)制定规划,提出具体要求,定期考核,动态管理。

(2)采取倾斜政策,创造优良的教学科研条件,提供学术交流机会,加速优秀人才的成长进程。

(3)对学术骨干、教学带头人、优秀主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实行岗位津贴制或奖励制度。

(四)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 完善通识教育平台、教师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自主发展模块的基础课建设工作,开出国家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课程,完成英语教学大纲为英语教学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2. 改革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大语音和口语课的改革力度,实行语音过关考核,开发口语等级考试,使口语课体现课堂内容与课外内容相结合、课程考试和口语等级考试相结合,要求学生口语标准、流畅、得体;写作课突出应用文体和学术文体的写作训练,为撰写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3. 科学编制教学进度计划。以专业基础课打好专业基础,以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突出专业特长,以教师教育类课程突出师范特色,以商务英语课程模块突显非师方向,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提高实践能力,以公共选修课拓宽专业口径,加强文理渗透,实现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目标。

4. 强化教材的选用机制。原则上非规划教材、获奖教材、推荐教材不用,杜绝粗制滥造的、质量不高的教材进入课堂;发动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开展专业特色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出台激励措施;组织教师编写与优秀教材相配套的参考书、习题集等,提高教材使用的针对性。

5. 大力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新的内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五)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抓好实验和实践教学

1. 充分发挥语言实验室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建立健全语言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语言实验室的开放体制,在时间和内容上给学生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2. 严格按照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保证学生见习和实习时间,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对外联系,进一步推进见习基地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满足学生见习和实习的需要,实现与接受实习单位在教学上的互利互惠。

3. 加强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管理。认真执行学校关于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规定,结合英语专业的特点,制定毕业论文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把论文规范印发成册,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Copyright © 2022 bob官方登录入口(中国)科技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12014410